潤滑油的黏度和級别有什麼含義?黏度的含義:黏度越大,各運動機件摩擦表面間的油膜愈厚。油膜厚,雖有益于預防摩擦表面的磨損,但随之摩擦阻力也大,動力損失增加。

國外有材料表明,潤滑油黏度降低1厘斯,大概節省燃料1.5%。另外,實驗報告也證明,潤滑油的黏度超過要求時,還會使機件磨損增加,由于機件磨損量的約2/3産生于起動初期。
使用黏度大的潤滑油,在低溫下啟動,因為經由一段時間的停機,摩擦表面的潤滑油己流失,而黏度大,流動性緩慢,不可以及時性增補到摩擦表面形成潤滑油膜,因此會使機件較長時間處于幹摩擦和半幹摩擦情形,進而導緻機件磨損增加。
原石油部某單位在3輛解放牌汽車上,用6号和10号汽油機機油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對比性試驗,結果表明,用6号汽油機機油節約燃油7.9%,同時發動機磨損降低l/3。于是,發動機潤滑油的黏度并不是越大越好,而是應在保證潤滑的條件下,盡可能選購粘度小的潤滑油。潤滑油的低粘度化是目前節油的對策之一。

級別的含義:一些司機不肯購買高品質級别的潤滑油,覺得便宜的潤滑油同樣可以達到潤滑的功效,隻要勤換油就不易有問題。
事實上,在抗磨性、抗氧化性等使用性能上,低品質級别潤滑油比不上高品質級别潤滑油,不能滿足新型發動機的安全使用要求。假如為一台标準使用SJ級别潤滑油的發動機選擇SG、SF級别的潤滑油,會造成發動機的異常磨損,縮短發動機的使用壽命,增加維修費。使用過低級别或價格低廉的僞劣潤滑油是一種極不明智的做法。

另外,依照說明書要求的保養周期進行換油、維護保養也是十分重要的。使用的過程中,潤滑油的有效成分被不斷地消耗、性能指标不斷下降。長期性使用早已變質的潤滑油,會導緻發動機的超常磨損,縮短發動機的使用壽命。我國汽油機的換油周期多為5000~7500公裡,柴油機為8000~10000公裡,而一些車主為了節省費用而延長了換油周期時間。